浅淡新常态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
2015-05-12 16:46:02 来源:中国人才科技网 浏览:33946次
“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 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新常态背景下人才发展研究”研讨会的交流论文 浅淡新常态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沈 邦 仪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教授 南通中国人才科技研究院 院长 【摘要】靠创新驱动向创新要动力是“新常态”的核心内涵之一 。创新驱动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智慧、创新功能态、创新生态环境。创新人才的个性培养与群体培养都离不开构建适宜的生态环境机制。它包括学校生态环境、家庭生态环境、企业生态环境以及自身生态环境等机制 。 【关键词】 新常态 创新驱动 创新人才培养 生态环境机制 创新驱动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有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一是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二是需要大量科技创新,而只有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大力发展教育,才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教育投入的增加对教育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滞后性,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以说教育是一个国家对未来的长期投资。这也意味着投资越早,受益越早,反之亦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是否拥有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成败的关键。如果我们不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加大教育投入,恐将错失人才培养良机,面临难以弥补的损失。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如果我们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而美国为6.10%,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巴西为2.29%,分别是中国的7.44倍、5.22倍、3.67倍、2.28 倍、2.79倍。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我们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因此我国要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仍需大力增加教育经费。 “新常态”的内涵之一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投资驱动型,靠的是低成本要素的大量投入,虽然成果显著,却也“后患无穷”。而新常态就是要改变这一粗放的增长模式,逐步向集约的发展模式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既不能让增速放缓变成一落千丈,又要实现结构更优、效率更高,这意味着不能再依赖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引擎,而只能更多地向创新要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就要为创新拓宽道路。靠创新驱动向创新要动力的主体是谁?主体只能是创新人才。所以 创新驱动呼唤着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应当在当下中国上上下下形成趋势性的新常态。 创新人才是人才的一个层面。它与其他类型的人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有专家认为,创新人才就是那些具有异质知识的发明者和技术革新者。异质知识和技术革新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智慧。通常表现为独特的思维体悟、独有的心智模式与技能。这些人才往往敢于突破传统、标新立异,乐于“离经叛道”的人,是好奇心、求知欲及强、兴趣广泛的人。创新人才不是创新与人才的简单类加,而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习惯于运用创新智慧进行创新思维的人才。他们应有独特的培养机制和生成过程。同时,创新人才的培育与成长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独特的生态环境。千里马吃什么样的草料,这是古人的命题;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这是新时代的命题。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智慧 创新人才生命的本质是创新智慧。从现代生态学的视角看,人才是一种生态的存在,生态是生命的存在状态。人才生态是指人才的生命存在状态,是生态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即人才由生态演化而来,再向生态演化而去。创新人才本体是一种生命智慧,或者说是人才生命中的一种创新智慧存在状态,是生命进化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没有(或缺乏)创新智慧的人才就不成其为创新人才。那么创新人才生命中所体现的创新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智慧来源于自然生态环境。放眼人类众多的科学发明家、技术革新家,有多少种发明、创新不是从动植物智慧世界那里获得灵感而仿造发明的呢?飞机是从哪里来的?雷达是从哪里来的?潜水艇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可以说,倘若地球上没有飞鸟,没有蝙蝠,没有鱼类,那么创新人才的上述发明至少要推迟几百年,或者根本上就不会有类似的发明、创新成果。生物学家发现,在动物生态环境里处处有创新智慧生态的原型、创新智慧生态的行为、创新智慧生态的宝库。比如蜜蜂将一个个蜂巢建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令全世界的建筑家们惊叹自愧弗如。当我们站在小小的蜂巢前后时,又如何去评价蜂巢建筑中所包含的蜜蜂智慧呢?难道说这仅仅是本能而非智慧吗?根据上述生态智慧现象,我们又可以断言,创新人才的生态智慧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生态环境、植物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态环境、非生物生态环境等。 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智慧内源于自身的“DNA智慧”。这是众多科学家在20世纪百年里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现代科学认为,人才生命的本质是DNA,是DNA的一中表达形式。而作为人才生命本质的DNA,是体现大自然中无意识而自然的一种智慧,我们不妨叫做“DNA智慧”(无意识);自从地球生命进化到人类产生脑以后,有意识的创新智慧开始萌芽并产生出来。创新人才生命本体的这种创新智慧集中地体现为一种造物的智慧。而DNA就有这种造物的生态智慧功能。科学界之所以有人将DNA叫做“分子脑”,就是因为DNA能够造物而且有效控制生物的创新行为。 2000年6月26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科学家宣布:人体生命DNA密码被破译了,人类基因组草图历时10年攻关终于绘制完成!这个震惊世界的消息顿时轰动了全球。人们终于认识到原来DNA这个细胞中的“分子脑”是一部巨大的生命智慧机器,它控制着人才生命细胞的代谢和繁殖活动,而不断地自我复制着自身。自从地球生命进化到产生能造物的脑(生物脑)之后,有意识的大脑创新智慧才被生产出来。20世纪中叶,创新人才发明的“机器脑”(即计算机)是人才(人类)大脑生态智慧的延伸物,也是无意识智慧。这样,从DNA分子脑到生物脑再到机器脑,创新人才的创新智慧走过了一条漫长的无意识→有意识→无意识的螺旋型生态发展道路。这就是创新人才生态智慧的来源与生成过程,也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生态轨迹。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功能态 人体生态是创新人才生成与发展的物质载体和器质性源泉。人脑生态拥有巨大的创新潜能,是“自然界王冠”。人人拥有巨大的创新潜力,人人都是潜在的创新人才。关键在于你自我认识自己、自我解放自己、自我培养和开发自身的人脑功能状态如何。当人体人脑处于最佳环境状态时,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就处于“如泉如涌”的状态。人才生态学上叫做“人才人体最佳功能态”。创新人才作用的发挥与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才生态的最佳功能态。如马克思的研究功能态、爱迪生的发明功能态、门捷列夫的睡梦功能态、陈景润的思维功能态等,都是创新人才最佳功能态。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功能态,如婴儿睡眠功能态、游玩功能态;青少年学习功能态、创新功能态等等。能否构建最佳的人脑功能态境界是创新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人才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创新。创新功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创新动机开始,进入创新功能状态,在原型或思想火花激发下豁然开朗实现的。创新驱动产生创新动机。创新动机是打开创造能源的闸门,闸门一旦启动或打开,就进入创新功能的心理状态,随着创新力的持续高涨,大脑创新细胞处于高度受激的兴奋状态,表现在诗人、画家、科学家、发明家身上,常常是如痴如狂,疯疯癫癫,灵感的火花接连迸发。这种状态是一种极其美妙的境界。 诗人进入这种境界,便诗兴大发,落笔惊人。似象女神牵动着他手中的笔,在稿纸上飞奔。郭沫若在谈到他创作《地球,我的母亲》(《女神》中的一篇)一诗时,就是出现了这种境界。那天上午,他在福冈图书馆看书,突然受到诗兴的袭击,激动的心潮汹涌澎湃,使他再也难以静坐下来,于是便走出图书馆,在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脱掉木屐,光着脚踱来踱去。突然,他想倒下,于是率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接触她的皮肤,受到她的拥抱。”郭沫若说,这在现在看来,“觉得有点发狂,然而在当时却委实是感受着迫切。” 可见,郭沫若完全进入了《地球,我的母亲》一诗的最高境界和最佳状态,即与地球母亲融合一体的最佳创作功能态。这种状态正是他创作思维灵感高度释放、创作情感高度奔放的状态。画家进入这个境界后,废寝忘食,挥洒自如,陶醉于“不求人夸颜色好,留得清气满乾坤”的意境中。米开朗琪罗作画,数月不脱靴睡觉;吴冠中外出写生,往往饮食两忘,欲罢不能。这些都是人才人脑生态处于最佳创新功能态的现象。 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要正确认识、逐步适应和习惯当下中国的新常态,关键是要迅速调整心态,因为心态决定状态。要时时、处处把培养和转化人才最佳创新功能态作为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新常态。为此,各行各业必须在培养和转化人才创新功能态方面形成趋势性的新常态。让人才创新功能态新常态呼之欲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才充满希望。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 创新人才培养要有适宜的生态环境。自古以来,人才就有追求理想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幼童时代的人才心灵里,就时常表现出对太阳之美、月亮之美的崇尚神态;青年时代的人才往往对高耸的群山、湛蓝的大海、静美的江河怀有深情厚爱。人才进入中年或老年后,对美好生态环境的依赖与寄托就更强烈了,甚至普遍产生了“回归自然”的生态需求。可以说:追求理想的生态环境是人才人性中的天性,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飞禽择木而栖息,树木择地而繁荣,名花适土而独秀。人才亦如此,创新人才更是如此。哪里有高素质人才的生成机制和生态环境优势,创新人才犹如一只灵性极好的大鸟,便一个一个地飞向哪里。这就是人才生态流动与生态配置规律性的现象。当然,人类比动植物高明之处在于他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人才不仅能够主动适应生态环境,而且能够改造和优化生态环境。 这里所说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主要是指有利于创新人才培育与成长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即软环境)。这种软环境是一种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水草丰满的人才栖息地。它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栖息地”是借用生物学的术语,本意指具有某种生物所需要的温度、湿度、植被等条件,适宜该物种生长与繁衍的生态环境。在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栖息地里,决不会规定哪种飞禽能来,哪种不可来;也不会限定来了就不准走,更不会规定何时能来或能走等。人才栖息地也应是这样。打个比方,假若一片林地的生态环境恶化或失衡,鸟类动物便不能很好地栖息、繁衍,必定迁徙它处,寻找和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改善和优化林地生态环境,实施“绿色工程”,才能吸引和留住鸟类动物。同样道理,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人才的生态规律,只有优良的土壤才能培育参天大树,只有参天梧桐才能吸引彩凤来栖息。
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机制 培养创新人才主要是培养创新能力、开发创新智慧潜能。这种创新智慧潜能包括创新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情感和创新思维等生态要素。我们应该看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可能是某一单个因素的结果,创新除了与创新者自身的天赋素质外,创新者身心所处的生态环境无疑对创新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创新人才的个性培养与群体培养都离不开适宜的生态环境机制。它包括学校生态环境、家庭生态环境、企业生态环境以及自身生态环境等。如何加快建构与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生态环境机制 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所学校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能培养出多少创新人才,是衡量这所学校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目前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是“左脑型”人才,而不是右脑型人才。左脑型人才是缺乏创新力的人才。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体制环境下,不少人的创新能力不但没有被发掘出来,有的反而被磨光了。而有的学生基础并不好,只是到国外学习几年后创新能力就增强了。为此,必须对学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反思,要大力推进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 1、要建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办学生态环境。办学生态环境是否良好,学校领导班子是关键。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管理思想、创新性思维品质和开拓性前瞻意识,是建构创新性办学生态环境的关键要素。创新型领导班子首先是一个想大事、谋大事、成大事的领导班子,善于运用其思想、学识、胸怀、胆略和言行,尤其是运用创新性思维方式,提出新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从而为师生创设优化的办学生态环境。 2、要建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生态环境。创新性教学生态环境必须把培养创新人才放在首位,更加注重培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生态环境。这就需要营造自由探讨、平等讨论的课堂民主氛围,即教学过程的民主化。这就需要改革课堂设置和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启发式教学、探索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全新设计教学评价体系,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课堂教学中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质疑的习惯;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提倡教学相长,勉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超越教师。只有这样,各类创新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3、要建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生态环境。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对陶冶创新人才的高尚道德情操以及创造性发展个性品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清静幽雅、优美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会使人悦目怡情,身心舒畅,可以使人专心致志,提高学习效率,产生巨大的学习创新动机和创新情感,使校园生态环境成为师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乐园。 (二)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的企业生态环境机制 企业是创新性科技人才培养的主体。企业创新人才已成为全球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不但国内一些大型企业把是不是创新人才作为企业中高层录用的主要参考标准,而且国外许多企业也把创新人才视为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跨国公司不停地在争抢我国的创新人才。最近几年内,外资研发机构中除少量高级研究人员来自国外,大多数都在投资地招聘创新人才。他们挖走的是当地最优秀最富有创造力的人才。现任微软总裁史蒂夫——巴尔默曾这样说,中国是微软公司除美国以外唯一没有销售、开发和研究机构的国家,因为在中国有无数优秀的富有创造力的技术天才。比尔·盖茨也说过:“对我而言,一个宝贵的人才比一个可观的市场更令我动心。有了人才,什么样的市场都能开发创造出来。”所以比尔·盖茨到中国来办微软研究院用的全部是中国的创新性人才。这就使中国原本不多的创新人才队伍面临世界列强瓜分的威胁!为此,加快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的企业生态环境机制乃当务之急。 1、加大创新人才引进政策的倾斜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生态环境。一是坚持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的方针。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企业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尤其要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引进重点项目急需的紧缺人才;进一步降低人才引进门槛,优化引才服务;鼓励国内外创新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合作;二是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方针。在强力推进科技招商中突出招才引智,带进更多的高新技术项目和资金,为吸纳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增加更多的新载体;三是坚持内地引才与海外引才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定居或参与各类企业创新活动。 2、加大创新人才向企业聚集的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从发达国家经验看,80%以上科技创新人才主要聚集在企业。但目前从我国科技人才分布看,80%的专业技术人才聚集在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他们远离市场,做不出有效的技术创新成果。从整体上看,科技界内部脱离市场实际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许多学术研究依然是为了某种资格、荣誉、待遇。深究此问题的根源,反映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和吸纳科技创新人才的市场主体没有到位,因而还不能有效鼓励企业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中加大投入。事实上,只有政府对企业吸纳科技创新人才采取导向明确的财税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才能有效实现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吸纳主体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人才分布和实施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 3、加大现有企业人才创新性培养力度,营造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在培养创新性科技人才中,企业要立足现有人才队伍进行创新性培养开发,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培养相结合的制度,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依托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整合高层次创新人才资源,培养现有科技人才创新队伍,努力形成创新团队,一边出创新成果一边出创新人才的良好局面。要落实奖优汰庸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人才的重奖政策,对创新成果显著、贡献突出者要在政治待遇、物质待遇、工作生活安排等方面给予相应奖励和更多照顾。要尊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专利技术和其它科技发明的主要承担者,要根据不同情况落实所有权、给予适当股权和物质奖励,以确保合法权益的充分实现。 (三)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的家庭生态环境机制 家庭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未来科学家诞生的生态乐园。 1、创新人才培养要从儿童抓起,营造适合儿童个性特点的家庭生态环境。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英国科学家彼得曾说:“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5岁以前的孩子都是科学家。”而儿童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有的学者认为,人的一生的性格、特质,90%是在幼年时期受父母熏陶形成的。因此,家庭的生态环境影响对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乃至终身成长均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我国长期忽视了人才的家庭早期教育,尤其对0-3岁婴幼儿教育几乎是空白,直至最近几年才有所认识。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极为重视0-3岁的早期教育。例如:美国创办了“从出生到3岁”培训班,其中以1981年密苏里州教育部创办的“父母作为老师”(PAT)的项目最为著名。目前该组织已将此项目推广至全美47个州,培训了8000名“父母辅导者”。新西兰于1972年开始从事婴儿成长跟踪,新西兰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指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目前,新西兰已有82%的0岁至3岁儿童加入早期教育行列。我国也开始从事儿童早期教育。上海、广州均已启动了“摇篮工程”。2001年6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项法规,将国家教育范围推前到孩子刚出生之时。这是全国第一部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地方性法规。说明营造适合婴幼儿个性特点的家庭生态环境多么重要。 2、创新人才培养要从母亲抓起,营造有利于实施母教工程的家庭生态环境。如果说培养创新人才首先需要从儿童抓起,那么儿童靠谁去抓呢?必须靠母亲,靠从母教工程抓起。创新人才的胚胎就生存在母腹的“海洋”里,母亲是创新性人才成长产生希望的希望。儿童的创新性格和特质的形成,与母亲素质的影响和教育有着直接关系。母亲比其他家庭成员更能贴近、更能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其次,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从脑科学上来说,人是分两次诞生的,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任何一个孩子在出生时都是同母亲联体的,3岁后才渐渐分开。在人生的头三年存在一个镜像期,决定孩子聪明与否的关键在人生的头三年。而人生的头三年,母亲的影响作用巨大。因此,母教工程是教育基础工程中的重点工程。全面提高母亲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对于营造有利于创新性人才早期发育的家庭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四)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的自身生态环境机制 如果说学校、企业、家庭等属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外生态环境,那么自身生态环境属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生态环境,包括脑生态环境、生理生态环境等组成的人体生态环境;智慧生态环境、能力生态环境等组成的智能生态环境;心理生态环境、人格生态环境等组成的精神生态环境。所以,创新人才培养的内生态环境机制是人体生态环境、智能生态环境与精神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它不仅仅局限于人才之“人”生理意义上的生命环境系统,而且深入到人才生命个体的更深层次,即人才之“才”与人才之“心”的精神意义上的生命环境生态范畴。 1、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人体生态环境。人体生态是创新人才生成与发展的物质载体和器质性源泉。人脑生态拥有巨大的创新潜能,是“自然界王冠”。人人拥有巨大的创新潜力,人人都是潜在的创新性人才。关键在于你自我认识自己、自我解放自己、自我培养和开发自身的人脑功能状态如何。当人体人脑处于最佳环境状态时,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就处于“如泉如涌”的状态。人才生态学上叫做“人才人体最佳功能态”。创新性人才作用的发挥与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才生态的最佳功能态。 2、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智能生态环境。创新性人才生命的本质是创新智慧。激发创新智慧的潜能靠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所谓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想像能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这些主要是右半脑的功能。能不能有效地把右半脑的创新潜能释放出来就构成了一般人才与创新性人才的分水岭。因此,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全力以赴地为右脑智慧潜能的释放,创造最佳的内生态环境条件,并提供机会。 3、建构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精神生态环境。创新人才是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探索者。所谓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好心态、求知欲、兴趣爱好和对新异事物的敏感与追求。这是创新的动力源。所谓创新人格主要包括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顽强的意志与毅力,有坚韧不拔的性格等。这些精神生态要素对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巨大。目前,我国现有人才资源总体自身素质不高,生理、心理、智力障碍不少,内生态环境失衡情况严重。中年科学家早逝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创新人才生命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切实改善和优化创新人才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人才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是实现创新人才可持续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
主要参考文献:沈邦仪,《人才生态论》,蓝天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沈邦仪,《人才解放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作者简介:沈邦仪,江苏南通市委党校教授,联系电话:13861995758
|
|